2017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人力人才資源為支撐,加快創新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河北省代表委員在分組審議討論中紛紛表示,創新驅動是破解結構性矛盾、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金鑰匙。讓新動能真正“動”起來,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企業或地方政府都要用好創新驅動這把金鑰匙。
完善頂層設計,優化政策環境,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華工科技、蘇州領創等10余個高端激光裝備項目落地,打造“北方光谷”;北京現代落戶滄州,帶動汽車產業發展;聚集再制造企業350余家,成為世界上大的汽車發電機再制造基地……近年來,裝備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成為滄州市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全國人大代表、滄州市委書記楊慧介紹,近年來滄州持續抓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加速推進京津冀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激光加工研發基地、北交大軌道交通綜合研發試驗基地等一批創新平臺建設,創新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一系列助推工程和激勵政策的撬動,讓滄州的裝備制造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楊慧代表建議,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應完善頂層設計,優化政策環境,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為新動能集聚動力源泉。
事實上,2016年以來,河北省科技創新大會、河北省科技創新暨科技型中小企業推進大會等相繼召開,抓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強大勢能初顯。同時,連續推出《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等一攬子新政,為持續釋放“動力”破冰解套。
代表委員們建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破除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和思想藩籬,重視源頭技術研發和原始創新,創新頂層設計,加強政策引導和落實,讓一切想創新、能創造的人有機會、有舞臺,讓各類主體的創造潛能充分激發、釋放出來。
創新驅動,離不開人才匯聚。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春風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曹寶華建議,河北省應實行更具靈活性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積極引進海內外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近年來,河北春風實業集團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院校的建筑材料院系合作,采取柔性與剛性引進人才相結合,成立大學生建筑節能材料科研小組。人才引進發揮了巨大效益,科研小組開發出的一體化保溫裝飾系統,集保溫、裝飾兩大功能于一身,采暖供熱設備能耗降低15%-18%,建筑使用能耗降低了32%-35%。
激活創新主體,讓企業勇于創新、敢于創新
2016年,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營業收入330.27億元,實現利稅21.7億元,創造了企業成立以來好的經營業績。全國人大代表、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靳保芳將這些成績歸功于企業的技術創新。創新是晶龍的源頭活水,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用于科研的資金,要多少給多少,決不含糊。靳保芳代表說,企業把技術領先作為求勝的利器,每年拿出銷售收入5%以上的資金作為創新經費,即便是在企業困難時期,也沒有削減過。
目前,晶龍已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兩個博士后工作站、四個產品研發中心,配備了世界一流的研發設備,從不同的產業環節開展科技創新。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科技創新終要落到增加和壯大市場主體上。但是,目前河北省還存在著企業創新主體少,企業研發整體能力不強、水平不高,企業研發投入增速放緩等問題。
不創新就是等死。靳保芳代表認為,企業應增強創新意識,把創新驅動的落腳點放在提升企業競爭力上。
事實上,一些代表委員認為,許多企業對創新“敬而遠之”,不敢創新、不愿創新,缺乏創新的熱情,大的苦衷是現實中缺乏對知識產權的有力保護。
抄襲別人的創意,自己能夠賺大錢,那么誰還會去搞創新?一些代表委員說,這導致了很多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生產輕研發,重引進輕消化吸收,重模仿輕創新。久而久之,便沒了創新的動力,也就失去了創新能力。
曹寶華代表認為,應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深入推進專利戰略,支持企業參與標準制定和發明創造。堅決打擊侵權行為,切實保護發明創造,讓創新之樹枝繁葉茂。
2016年,河北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3372家,總數達41953家。雖然“資歷”淺、“個頭”小,但科技型中小企業已成為支撐河北省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放水養魚,才能更好地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全國人大代表、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產品工藝研究所工藝員郭云鵬建議,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政府部門要扶上馬、送一程,實施稅費減免,使創新蔚然成風、遍地開花。
打破轉化瓶頸,讓更多創新成果服務經濟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以嶺醫藥集團董事長吳以嶺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給了大家繼續加大產學研結合的信心。近年來,吳以嶺委員親自帶領“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研發及產業化聯合創新團隊”,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先后取得發明專利350余項,5次榮獲國家科技大獎。作為科技轉化成果,企業生產的通心絡膠囊、參松養心膠囊等藥品單品年銷售額均在十億元以上,從而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新路。
然而,這樣的成功案例在河北省并不多見。2016年,河北省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5%,與全國平均水平的25%仍有較大差距。
在全國政協委員、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看來,出現這樣的現象,原因之一是受不當的評價導向影響,缺乏真正實用的科技成果。當前的科技成果評價標準很大程度還被發表論文、獲獎等功名化的因素左右著。
解決科技經濟“兩張皮”這個老問題,在培育新動能的時代顯得更為迫切。王海波委員建議,要改變科技評價體系,增加實際應用價值的權重。另外,科技進步獎評選時不能只有專家,還應讓一定比例的企業家也參與進來。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除了高校院所自身因素外,科研體制、分配機制等制度性障礙是科技成果“睡大覺”、轉化難的重要原因。
創新驅動,深化改革是保障。吳以嶺委員建議,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擴大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實施范圍,讓創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著力打通成果轉化“后一公里”。
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三地中,河北突出的短板是創新,而京津大的資源是創新資源,大的優勢是創新優勢。然而,目前在河北省實現轉化的科技成果僅占中關村所有落地成果的很小部分。大量的科技成果在廣東、江蘇、浙江等地落地開花。
在一些代表委員看來,河北省要想留下近在咫尺的北京科技成果,需要在對接中完善股權激勵機制。
引進京津科技和人才,加快京津科技成果轉化,要捅破股權激勵窗戶紙。郭云鵬代表認為,只有力推技術資本化、人才股份化,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轉讓獲得收益的比例,才能讓科技、人才資源大限度為我所用。
近年來,“京南硅谷”、曹妃甸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等創新園區相繼建立,一批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正在加速形成。
吳以嶺委員建議,要用好這些協同創新平臺和園區,積極承接京津科研功能疏解和科技成果轉化。同時,整合區域創新資源,優化創新鏈條,促進產業加快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