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就業是13億多人口大的民生。近年來,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中,促進就業是財稅政策重要政策目標之一。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有力帶動了就業;在簡政減稅方面出臺系列重要舉措,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大力扶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也在擴大投資、推廣PPP模式、加大就業投入等方面。
就業是13億多人口大的民生。近年來,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中,促進就業是財稅政策重要政策目標之一。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有力帶動了就業;在簡政減稅方面出臺系列重要舉措,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大力扶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也在擴大投資、推廣PPP模式、加大就業投入等方面發力,有力促進了就業
就業是13億多人口大的民生。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進一步做好就業工作作出了部署,指出制定財稅、金融、產業等重大經濟政策時,要綜合評價對就業的影響,促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聯動,結構優化與就業轉型協同。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稅政策對就業的影響舉足輕重。記者采訪了有關主管部門和專家學者,解讀財稅政策如何發揮好促進就業的作用。
減稅降費
就業創業“增效劑”
“國務院要求制定重大經濟政策時要綜合評價對就業的影響,實際上是將促進就業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變量,是國家更加重視就業工作的重要信號。”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表示。
近年來,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中,促進就業是財稅政策重要政策目標之一。“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中,財稅政策與擴大就業緊密關聯在一起,減稅降費、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投資等相關政策,從多方面發力共同促進了就業。”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說。
在積極財政政策中,營改增是備受關注的重大舉措,尤其是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成為促進就業創業“增效劑”。
全面推開營改增,不只是簡單的稅制轉換,更有利于消除重復征稅,減輕企業負擔,企業能夠把更多資金用在研發上,激發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從而有力帶動了就業。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全年降低企業稅負5700多億元,所有行業實現稅負只減不增。
營改增促進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為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和就業穩定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2012年至2016年,第三產業就業人數累計增加6067萬人,就業人數占比從36.1%升至43.5%,成為吸納就業多的產業。
北京聚寶源是一家遠近聞名的清真老字號火鍋店,店里店外總是人山人海,人氣爆棚。但受制于資金緊張和場地的限制,企業始終不能擴大發展規模。2016年5月份全面營改增后,聚寶源大限度地享受營改增的政策紅利。
“在西城國稅部門的政策輔導下,僅2016年5月至12月份,企業繳納增值稅稅金就比同期按營業稅繳納的稅金減少47%,為后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資金基礎。”聚寶源總經理馬云龍表示,2016年下半年,聚寶源在牛街和望京地區分別開了兩家連鎖火鍋店,吸納了近60人就業。
除營改增外,國家在簡政減稅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包括先后多次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適用范圍,從年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逐步提高至50萬元等。2014年至2016年,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減稅總額達2700多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從納稅申報的小型微利企業戶數來看,2014年、2015年,分別為923.46萬戶、1174.1萬戶;2016年則進一步增加至1423.21萬戶,比2014年凈增499.75萬戶。
定向施策
以創新力帶動就業力
“財稅政策除了通過減稅降費拉動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就業,還表現在對創業就業的精準扶持上。”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說。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新發展理念的題中之義。近年來,國家制定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扶持創業創新,并根據新問題新情況調整政策,切實降低企業稅負,充分釋放創業創新潛能,以創新帶動就業。
僅在2016年,多項鼓勵創新的稅收新政出臺,在創新各個環節精準發力: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研發活動范圍進一步放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進一步擴大;企業股權獎勵和轉增股本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推廣至全國范圍內的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擴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范圍,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
稅收優惠政策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帶動著“雙創”熱度不斷提高。浙江湖州南潯聚寶電商產業園成立于2015年6月份,當地國稅部門通過優化服務等方式,幫扶青年創業創新,助力打造“蜂巢”青年眾創平臺。目前,園區內已累計入駐電商企業55家,年銷售收入已突破3億元,園區內員工人數由初的70人擴大到現在的200多人,對推動創業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們創業園區內大都為剛畢業的大學生,通過充分享受創業稅收優惠政策,大大激發了創業熱情。”南潯聚寶電商產業園的總經理芮利強說。
財稅部門還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政策聯動,促進小企業成長、大企業更強,為增加就業崗位提供更大空間。江西新余國地稅聯合市銀監局和全市14家商業銀行簽訂了“銀稅互動”戰略合作協議,實現了“銀稅互動”機構和地區雙覆蓋,使納稅信用成為小微企業的信用資產。目前,“銀稅互動”服務項目已為32戶誠信小微企業辦理信用貸款1.9億元,惠及就業人數3469人,有力支持了誠信小微企業發展。
同時,我國稅收還大力扶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2016年前三季度,對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殘疾人、隨軍家屬、軍轉干部、退役士兵等重點特殊就業群體給予了按戶限額減免、增值稅即征即退、限額減免等不同類型的稅收減免優惠,共減免稅收96億元。
多管齊下
更好實施就業政策
“除了減稅降費,財稅政策還在擴大投資,包括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以及加大就業方面的投入等,大力促進就業。”白景明說。
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合理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尤其引人關注的是,大力推廣運用PPP模式,加強PPP項目全生命周期財政管理,保障項目實施質量。截至2016年底,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入庫項目11260個、總投資13.5萬億元,已簽約落地項目1351個、總投資2.2萬億元。“PPP模式有力帶動了投資,充分發揮吸引社會資本的功能,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白景明認為。
財稅政策著力推動“三去一降一補”。中央財政設立并及時撥付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支持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過程中職工分流安置工作。這項總額為1000億元的專項獎補資金,在2016年已安排5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有力促進了職工分流安置工作,確保分流職工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胡怡建說。
近日,人社部、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對納入當年去產能關停計劃、已實際停產放假的困難企業,可通過專項獎補資金對尚未解除勞動關系的下崗職工發放基本生活費。
胡怡建認為,促進就業是財稅政策的一項重要目標,空間還很大,“下一步,還可以通過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要加強對新業態的稅收優惠力度,助力其發展,從而提高就業吸納能力。此外,加強政府購買服務也是提高就業的一個途徑”。
“今年國家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財稅政策也將更加有力地促進就業創業,《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減稅降費措施。同時,要加大投資力度和對促進就業的支持力度,著力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有效發揮財稅政策對促進就業的積極效應,實現促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聯動,結構優化與就業轉型協同。”白景明說。
(責任編輯:韓夢晨)